關注│科研經費管理改革助推首都創(chuàng)新發(fā)展
發(fā)布時間:2017-04-18 來源:北京科技政策宣講團
一直以來,各種繁瑣的科研經費管理程序,讓很多科研人員望而生畏。隨著《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的發(fā)布,科研經費得以松綁,釋放出巨大創(chuàng)新活力。
北京近年來積極推進科研經費管理改革,以助推首都創(chuàng)新發(fā)展。北京市發(fā)布的《進一步完善財政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的若干政策措施》,致力于改革創(chuàng)新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方式,加快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
簡化財政預算編制
科研經費不好花、難花,科研工作常要圍著錢轉,而不是圍繞科研轉,是過去科研人員反應比較突出的問題。其原因是通常按照行政工作思路管錢管事兒。如何避免出現“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情況,這是需要努力探索和解決的問題。
2016年9月,北京市科技創(chuàng)新大會召開,市委書記郭金龍強調,“好的環(huán)境既不能單靠‘管’出來,也不能靠錢‘堆’出來,只能靠深化改革營造出來?!?/span>
為此,北京市發(fā)布了《進一步完善財政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了5個方面、28條改革舉措。
簡化財政預算編制是其中的亮點之一。根據該措施,北京市今后科研經費預算只需編制一級費用科目,不再提供過細的測算依據,同時取消財政預算評審程序,將立項和財評“合二為一”。
北京市財政局局長李穎津介紹,這些措施從科研經費管理的細節(jié)入手,取消預算財政評審環(huán)節(jié),將項目立項論證和預算評審合二為一,交由科技、教育等項目主管部門統(tǒng)一組織完成,體現了“松綁+激勵”的思路,有效激發(fā)了科技創(chuàng)新活力。
擴大科研經費自主權
北京市科研經費管理改革中,“激勵”主要體現在賦予承擔單位和科研人員更大的科研自主權。
北京市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進一步完善財政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了“331原則”。“3個下放”是,下放財政科研項目預算調劑權限;下放差旅費、會議費、咨詢費管理權限,科研類差旅費、會議費不納入行政經費統(tǒng)計范圍,不受零增長限制;下放科研儀器設備采購管理權限?!?個改進”是,改進科研經費結轉結余資金管理方式;改進財務報銷管理方式;改進科研人員因公出國(境)管理方式,從科研經費中列支的國際合作與交流費用不納入“三公”經費統(tǒng)計范圍,不受零增長限制?!?個擴大”是,擴大科研基本建設項目自主權。
此外,該措施也努力提高人員激勵支出。例如措施規(guī)定,將科研項目經費中用于人員激勵支出的比例由不超過直接費用扣除設備購置費的5%提高至20%,進一步體現科研人員的智力投入。
服務科創(chuàng)中心建設
據介紹,為支撐全國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建設,北京市在科研經費改革中,從“四個著力”入手,不斷提高站位,推動財政科技經費管理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
北京市科技經費管理改革,著力體現了財政支持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建設。據悉,北京緊緊圍繞全國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的戰(zhàn)略定位,在科技經費管理上率先突破原有機制束縛,以經費管理創(chuàng)新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
此外,著力體現財政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三去一降一補”的要求,進一步打通財政政策資金與服務供給鏈條,刪減不必要的流程環(huán)節(jié),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和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
著力體現財政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擴大高校、院所等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的經費使用自主權,構建簡潔、高效、錢權責相一致的科研經費管理機制,營造良好的制度環(huán)境。
著力體現尊重規(guī)律、以人為本的根本要求。從尊重科研活動規(guī)律和體現科研人員的勞動價值出發(fā),打造適應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預算管理模式。
李穎津介紹,為促進科技創(chuàng)新,北京市還將保障在京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級重大項目配套資金,以市級配套資金投入,鼓勵國家實驗室和重大項目落地北京,促進優(yōu)質科技成果在京轉化落地。同時,積極擴大市屬公益性院所、高??蒲卸~經費支持規(guī)模,支持高水平人才引進,強化優(yōu)秀人才團隊的引領帶動作用,打造人才高地。
強化“放管服”改革
科研經費“好花”的同時,還要在“花好”上下功夫。北京市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市科委在科技經費管理過程中,加強了監(jiān)督管理,比如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強化科研項目承擔單位法人責任,建立統(tǒng)一的科研項目管理信息系統(tǒng),加強科研項目信息公開、信用管理、經費審計、績效評價和檢查指導等。
李穎津也表示,北京將積極完善配套制度,著力推動科研經費保障措施落地生效。堅持“放管結合、寓管于服”,密切與科技、教育等科研項目管理部門的協調溝通,共同加強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的原則、程序、支出范圍和標準等方面的研究。
北京也將推動院所、高校等科研單位完善內控機制,強化自我約束,健全相關制度,避免產生新的不合理約束、過繁程序和“層層加碼”情況,確保對下放的管理權限“接得住”、“管得好”,切實為科研工作松綁助力,增加科研人員的改革獲得感。
內容來源:中國科學報
內容編輯:北京科技政策法規(guī)宣講團
13611330937